开心育儿管家

开心怀孕,科学育儿

首页
知识
开心社区
知识
知识详情
如何科学地“坐月子”?真有月子病吗?

导语:传统坐月子有很多禁忌,最常见的有:绝对保暖,即使夏天也要严遮全身;不能出门甚至不能下床,不能吹风;不能洗脸、洗头,更不能洗澡,也不能刷牙;饮食方面要忌食生冷,还要吃各种“补品”;甚至还跟现代科技配套,发展出了不能看电视、手机等避免伤害眼睛的新禁忌。然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传统坐月子的很多做法不仅对产妇健康无益,甚至还会带来潜在的危害。

大多数中国产妇在分娩后的几周内,都要进行一项特殊的“仪式”——坐月子。传统坐月子有很多禁忌,最常见的有:绝对保暖,即使夏天也要严遮全身;不能出门甚至不能下床,不能吹风;不能洗脸、洗头,更不能洗澡,也不能刷牙;饮食方面要忌食生冷,还要吃各种“补品”;甚至还跟现代科技配套,发展出了不能看电视、手机等避免伤害眼睛的新禁忌。

通常人们会觉得,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一定是有道理的。然而事实是,传统未必可靠,经验也未必正确。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传统坐月子的很多做法不仅对产妇健康无益,甚至还会带来潜在的危害。

1. 产妇和新生儿怕风吗?

古代没有灭菌消毒的概念,产妇和新生儿很容易发生细菌感染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破伤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破伤风是被破伤风杆菌感染造成的。人的肠道中有很多破伤风杆菌,产妇分娩时的伤口和婴儿的脐带都容易被粪便污染,从而感染破伤风。破伤风患者的神经中枢易受刺激,如强光、风吹、声响、震动、饮水等可诱发抽搐。

由于缺乏医学和微生物学知识,古人把很多身体不适和疾病的原因笼统地归结为“受寒”、“伤风”等。他们认为破伤风是身体破损以后得的伤风,于是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让有伤口的人避免风吹等外界刺激。

感染破伤风的新生儿常在7天左右发病,故又称为“七日风”。破伤风巨大的杀伤力让人们对“风”等外界刺激畏若妖魔鬼怪,所以产妇和新生儿一定要严格防风、保暖。殊不知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如果伤口周围长时间封闭不开放,形成局部缺氧的环境,反而更利于病菌繁殖。

家中紧闭门窗,室内闷热,空气污浊,也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而不利于产妇伤口愈合;在夏天,产妇和婴儿严密包裹,还会增加中暑的风险。

在美国,产妇出院的时候穿着与普通人无异。假如是炎热的夏天,产妇也穿短袖、裙子,并且光脚穿拖鞋,和平常一样开窗换气和使用空调。通常出院后几天之内(不超过一周)产妇和婴儿就要去看儿医,出门更是必不可少的。

2. 产妇不能沾水吗?

由于冬天或寒冷的情况下人们患病更多,加之以前的水质不够清洁、缺乏淋浴条件,以及前面提到的破伤风患者会受到饮水的刺激引发抽搐,缺乏相关知识的古人以为病患也是受凉、沾水(特别是凉水)引起的,因此衍生出了产妇不能洗脸、洗头、洗澡、刷牙的禁忌,甚至还有洗哪儿哪儿疼的荒诞说法。其实这些做法只是想当然,关键还在于消毒措施和卫生条件。

在发达国家,医院病房一般都设有淋浴,生产完几小时医生就会催产妇淋浴。分娩时的撕裂和阴道侧切并不影响洗澡,即使是剖腹产第二天也能洗澡了。除了冲淋浴之外,产妇还要一天数次地冲洗外阴,以促进恶露的排出和产道的恢复。传统坐月子不让沾水的规矩其实很不科学,很不卫生,不但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对婴儿的健康也会造成威胁。

3. 产妇不能下床活动吗?

产妇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又通常伴有失血,产后的确需要休息,但休息并不意味着只能卧床静养。事实上,适当的活动更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因为生产前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一应激反应可以减少分娩时失血),长期卧床不活动下肢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如果随血液迁移到心肺等部位甚至会带来生命危险。过去的农耕社会,妇女除承担全部家务之外,往往还要参与很多体力劳动,即使生病也难得休息;在这种情况下,给产妇卧床休息的机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在美国的妇产医院,产后几个小时医生或护士就会来催促产妇下床活动。

4. 关于产妇的饮食禁忌有道理吗?

传统的坐月子陋习关于饮食的部分是最复杂的。一方面,许多日常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不让吃,甚至水都不让喝;另一方面,又要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米酒水、红糖煮蛋、生化汤等等。有些开明点儿的医生会告诉你,水当然是要喝的,但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凉水;蔬菜水果是要吃的,但不要吃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实际上,温水固然可以喝,凉水,甚至冰水也都能喝;在美国的医院里,产妇刚分娩完,护士就会递上一杯冰水或者冰激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能影响乳汁的味道,但只要婴儿能接受,也可以照吃不误。不过哺乳期的产妇不应该多吃产气多的食物,包括大豆、大蒜、西兰花等,这些食物的成分会进入乳汁,造成小儿胀肚子。

哺乳期的女性应该注意不要喝酒,咖啡和茶也要少喝。另外,那些奇怪的月子餐和药膳,以及一些产后的“补药”才需要禁忌,因为里面的成分、功效没有实证过,而常规食品才是最安全的食品。

5. 真有月子病这回事吗?

“月子病”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说法,据说如果月子里不注意会落下一些病根。具体症状包括腰腿痛、关节痛、头疼、牙痛等等,甚至还有“月子病月子养”的奇葩理论。一些正规医院的妇产医生也认同传统的坐月子习俗,但他们的这种认识也是来自民间的,因为正规的医学教科书中根本没有月子病的概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患上各种慢性病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些疾病或不适往往被解释成当年坐月子不注意造成的。其实不管如何严格地坐月子,老来还是可能患各种慢性病,并没有任何统计学数据显示坐月子和某些疾病的相关性。所谓的月子病不过是人们有了先入之见,再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例子罢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证实偏见”,是一种非常不科学却非常普遍的态度。

6. 外国人坐月子吗?

世界各地都有关于产后护理的一些传统做法,我们姑且把它们统称为“坐月子”。不同国家坐月子的方式大同小异。比如多数要求卧床休息和保暖,这应该是过去的生活和认知水平太低造成的;而坐月子吃的食物往往差异巨大,这显然是各地饮食的多样性导致的。即使在中国,各地区的坐月子习俗也不尽相同。坐月子的多元性特点清楚地表明,这其实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无关科学。

如果比较坐月子现象和国家发达的程度,就会发现,越发达的国家,坐月子的现象越少存在。西欧、北美和日本的女性产后基本上不坐月子;韩国和中国台湾这些既发达又传统的地方,则基本摒弃了那些有害的坐月子习俗,但又保留了很多无关紧要的讲究;中国大陆则是坐月子的“重灾区”。不仅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坐月子的习俗跟女性健康长寿正相关,恰恰相反,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坐月子的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女性健康状况最好,也最长寿。

7. 中国人的体质特殊吗?

说到欧美国家女性生完孩子不坐月子,总会有人说,她们的体质和中国人不同,外国女人更强壮。不同人种之间的确有一些生理学上的差别,但这些差别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考察才有意义,用生活习俗作为标准是靠不住的。例如白种人的皮肤对紫外线更敏感,更容易患皮肤癌,从科学的角度说,白种人最应该防晒。然而现实情况是白种人又最爱晒太阳。如果从生活习俗出发去判断,则会得出白种人最应该晒太阳的错误结论。医学教科书上从来没有黄种人需要特殊产后护理的说法,更何况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属于黄种人,也有不少东亚人生活在欧洲和美国,她们不坐月子不也生活得好好的吗?还有人说,中国人到了美国吃肉多了,“火气”大了,所以就不怕冷了等等,这些更是无稽之谈。欧美国家也有很多素食主义者,日本人海产品吃得多,按照中国民间的说法岂不是“寒气”更重?再说,中国各地坐月子的习俗也不相同,一个甘肃的女子嫁到福建生了孩子又该按什么地方的习俗坐月子呢?

8. 有坐月子的科学研究吗?

如前所述,关于传统坐月子的弊端在医学上是没有争论的,但鉴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还保留了坐月子的习俗,因此也有一些这方面(traditional postpartum practice)的研究。这些研究无一例外地显示,传统的坐月子有害无益,值得中国妇幼医疗工作者和新生儿家庭警惕。

总之,传统的坐月子是不科学的陋习。为了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应该早日把这些陋习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9. 如何科学地“坐月子”

顺产的产后护理:

每天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活动;顺产常常伴有阴道撕裂或实施阴道侧切,为了缓解伤口的疼痛,可以用冰袋隔着干净的卫生棉冷敷;为减少排尿时的刺痛,在排尿的同时用温水冲洗外阴;排便时用干净的吸水垫紧紧按住伤口;保持伤口清洁,每次大小便后用洗瓶冲洗阴道口和肛门;坐下时要小心,坐在枕头或圈枕上会更舒服一些;每天刷牙,保持身体清洁,有条件的要定期淋浴。

剖腹产后的护理:

放轻松,尽可能多休息,但每天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适量的活动有利于手术后恢复;把自己和婴儿需要用的物品放在容易够到的地方;最初的几周中,不要搬或提比婴儿还重的东西;注意站立和走路的姿势;咳嗽、打喷嚏和大笑的时候用手捂住腹部伤口附近;需要的话可以服用布洛芬或扑热息痛来止痛,这些药物对哺乳期女性是安全的;喝足量的水(包括牛奶、汤等),多喝水一方面补充生产和哺乳失去的水分,另一方面又能防止便秘;注意多排尿以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每天刷牙,保持身体清洁,有条件的要定期淋浴。

饮食:

产妇的饮食和我们平时提倡的健康饮食差别不大。产妇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多吃一些鱼类、瘦肉、牛奶和坚果,保证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的摄入;保证喝够水;怀孕期间吃的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还要接着吃。民间所谓生冷辛辣的食物并不用忌口。不要喝酒(也不要吸烟),少喝咖啡和茶以及其他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可乐、可可、红牛等),尽量避免甜点、快餐和含糖的软饮料。

居住和穿着:

有条件的话,室内温度保持在20~26℃,这是人体感觉舒服的温度。使用空调、电扇,开窗换气都是可以的;穿着以产妇感觉舒适为宜,不要刻意地多穿。婴儿应该比成人多穿一层,但也不要穿得过多。

电脑和手机:

产妇可以使用电脑和手机,它们的辐射都不足以造成伤害。普通人长时间看电脑和手机也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产妇容易疲劳更应该注意;但所谓月子里不能用电脑或手机则毫无根据。

文章作者:内含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相关知识
准妈妈脸上冒痘痘,怀的可能是男娃?

准妈妈脸上冒痘痘,怀的可能是男娃?

孕24周+4天        380820

羊水穿刺有危险吗?哪些准妈妈需要做?

羊水穿刺有危险吗?哪些准妈妈需要做?

孕16周+1天        332264

私房菜:蒸出粒粒香滑的鸡翅

私房菜:蒸出粒粒香滑的鸡翅

孕37周+6天        82093

孕期吃柚子的坏处

孕期吃柚子的坏处

孕期吃柚子的坏处        1015

跟微量元素们做朋友吧

跟微量元素们做朋友吧

怀孕 孕期营养        208

热门知识
孕妇洗澡的注意事项

孕妇洗澡的注意事项

孕期保健 孕妇洗澡

孕晚期洗澡

孕晚期洗澡

怀孕 生活指南

别拿绿叶菜不当大餐

别拿绿叶菜不当大餐

怀孕 孕期营养

妊娠纹是怎样产生的

孕期保健 妊娠纹

开始进行音乐胎教吧

怀孕 孕期胎教

如何缓解孕妇烧心?

怀孕 孕期症状

怎样给宝宝明亮健康的眼睛

孕期保健 近视孕妇

最新热帖